“以前企業需要什么資源只能到外面去找,現在有了這個平臺,轄區內企業信息一清二楚,企業有什么資源需求先在家門口找!”昨天,我市首個智慧社區試點項目在北侖新碶街道建成,大港社區和百合社區率先“嘗鮮”。
去年初,新碶街道提出建設智慧社區的設想,今年初項目正式獲批。該項目以大港社區和百合社區為試點,前者是全國示范性工業社區,轄區內有300多家企業、9萬余名員工,后者則是典型的城郊接合部社區。
“智慧社區項目包括基礎平臺硬件建設、服務載體建設、便民綜合服務系統和社區基礎系統。”新碶街道相關負責人說,幾大系統涵蓋了智能終端、互動電視、服務門戶、愛心超市、購票助手、生活繳費等,不僅方便了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也為工作人員網格化管理提供了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大港社區試點的“大港資源銀行”頗具特色。“我們借鑒銀行的‘存入’與‘輸出’運作模式,將社區內現有資源充分整合并存入資源庫,企業、員工通過手機、電腦打開‘資源銀行’就可以按需自取。”大港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應用包含了社信通、商務通、宜居通、安防通、大港之約等多個板塊,擁有企業資源共享、廠房住房租賃、法律專家門診等幾十項功能。
“目前,全市智慧社區的規劃和建設因社區不同而各有特色,有的注重服務,有的強調管理,有的注重社區安全,北侖智慧社區項目則是整合性的,兼顧管理與服務,是我市首個建成的智慧社區試點項目,有望在運營后進一步完善,成為全市樣本。”市智慧辦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秦羽通訊員應劍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