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紅梨花樹”的火爆出圈,東錢湖景區成為眾多游客爭相前往的打卡點。小普陀景區周邊道路擁堵不堪,三輪車非法載客問題也再次凸顯,引發了廣大網友和市民的投訴。相關報道在寧波日報、甬派客戶端和寧波民生e點通刊發后,引發廣泛關注,網友評論如潮。
為回應社會關切,4月3日下午,《e眼問政》融媒互動訪談節目邀請了東錢湖旅游度假區開發建設管理局、市交警局鄞州大隊、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以及市政協委員、評論員和網友代表,走進甬派演播間,剖析東錢湖景區擁堵根源,探討解決方案。
訪談中,各部門負責人坦陳,對此次網紅梨花引流效果預估不足,并就三輪車非法載客整治進展,接下去將采取的治堵措施,包括開通接駁專線、設置共享單車、開通水上巴士、優化景區道路設置等設想向網友作了說明。
4月5日,記者在朋友圈看到,仍有游客表示景區道路較為擁堵。6日上午,記者回訪看到,當日天氣不佳,游客不是很多,原本擁堵不堪的道路較為暢通,接駁公交運行有序,未見無證三輪車影蹤。游客表示,游東錢湖的體驗好了很多。
很顯然,要讓交通狀況持續好轉,讓每一位游客都能游得開心、舒心、安心,還需要相關部門久久為功,打好持久戰。
問政訪談節目現場。仇龍杰 攝
本期主題
東錢湖景區“治堵”作業怎么寫?
部門代表:
東錢湖旅游度假區開發建設管理局局長 蔣慶華
市交警局鄞州大隊副大隊長 邢立利
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農村公路處副處長 竺石磊
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客運公交處副處長 王子陽
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軌道交通處八級職員 孫祺
市政協委員:馮國銘
評論員:浙江萬里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院長 陳志強
談問題
網友曾通過寧波民生e點通群眾留言板反映過問題,但是未得到及時回應。造成三輪車非法載客沉渣再起的原因是什么?
蔣慶華:管委會在梨花盛開前已預見到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做了一定的交通管制措施。但確實存在前期預估不足的情況,導致了非法載客亂象的出現。
與之前的節假日人流量相比,網紅梨花引來的流量大嗎?
蔣慶華:這次周末梨花盛開,交通流量單日最高達到了3900輛(次),與去年同期的2400輛(次)相比有大幅增加,但是與五一、國慶或春節等大型節假日相比,這樣的流量不算大,比如去年國慶單日最高流量達8000輛(次)。管委會對重大節假日的交通疏堵相對比較重視,并綜合施策,包括各部門聯動、交通管制、截流接駁、增設旅游專線和公交專線等措施,因此在這些重大節假日,盡管交通流量大,但秩序相對較好。
東錢湖旅游度假區開發建設管理局局長蔣慶華。
交警對三輪車非法載客行為,采取了哪些措施?
邢立利:我們去年就注意到網紅梨花帶來的流量,今年也做了預案,但確實預估不足。由于人流車流的劇增和短駁能力的不足,“最后一公里”保暢通出現了問題,導致三輪車拉客現象出現。發現這個問題后,交警部門主要采取了數據研判、嚴查嚴管措施,對周邊利民、建設、陶公三個村莊內存在的22輛非法營運三輪車進行及時查處,并與屬地鎮村合作,對駕駛員進行精準宣教,要求做到不違法改裝、不違法上路、不違法載人,駕駛人到交警隊處理違法行為,簽訂不再從事類似行為的承諾書。
市交警局鄞州大隊副大隊長邢立利。
東錢湖景區內停車場眾多,如何進行有效調控?有游客反映,過早被攔下,走進去發現里面仍有停車位。請問這是怎么回事?
邢立利:我們根據停車場的滿載情況,逐步進行攔截。關于游客反映的停車問題,實際上是由于階梯式截流措施造成的時間差和空間差。有時候車主停好車走到景區時,發現其他車已經開進去或開出去,因此會感覺有空位卻不讓進,這是大家的一個誤解。我們下一步將進一步做好精細化管理,盡可能滿足游客需求。
談破局
針對村民改裝三輪車非法營運的現象,是否考慮過投放共享自行車或共享電單車以滿足游客的出行需求?
蔣慶華:東錢湖老鎮區和新城核心區已經引入了共享電單車和共享單車。對于是否在景區也引入,管委會此前多次論證過,因為景區道路大部分路幅不寬,規劃為機非混行,節假日期間車流量很大,共享電單車和共享單車不僅會加劇擁堵,還容易增加安全隱患,參考西湖景區對共享單車投而又撤的前車之鑒,研討后決定景區內暫不投用。下一步管委會會繼續完善交通服務設施,逐步在條件成熟的區域投放這些交通工具。
有網友反映,從陶公島到小普陀景區的路兩邊停滿了車,導致公交車行駛速度變慢。這條路是否允許停車?有可能撤掉停車位嗎?
邢立利:停車位設置問題確實復雜,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從專業角度講,陶公路的斷面寬度在9米至12米,允許設置單排停車位,同時保證雙向行駛。這些停車位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利民、建設、陶公三個村村民的停車問題。撤掉停車位對交警來說雖然簡單,但村民的實際需求擺在那兒。因此,這個問題需要屬地黨委政府、村民共同商量,尋找合理的解決方案。交警部門也在考慮推進精細化管理方案,例如在超大人流時發布預警,提醒游客做好出行規劃。
有網友反映小普陀景區內電動旅游觀光車價格較貴,一點點路就收10元。另外,這些車是否有可能開到陶公路上參與接駁?
蔣慶華:旅游觀光車屬于特種設備,按規定只能在特定景區或公園內部道路開行。陶公路作為縣道,不允許觀光車通行。關于價格問題,車輛運營方文旅集團是基于成本核算得出的。我們看到網友反映后,也和他們作了對接,他們表示將根據運營情況適當降低成本并調整價格。
景區擴大,陶公路的性質是否需要更改?交通部門對此是否有所考慮?
竺石磊:我們已經考慮了陶公路的性質更改問題。公路按行政等級分為五檔,分別是國道、省道、縣道、鄉道、村道。今年2月正式發布的《寧波市縣道公路網布局規劃(2022-2035年)》已不包括陶公路,它已經不屬于縣道。下一步,管委會可以與鄞州區交通部門對接辦理管養移交手續,并在道路上進行相應調整,以解決交通問題。
陶公路調整為景區道路后,是否可以允許觀光車在陶公路上運營,并調整價格?
蔣慶華:陶公路雖然已不屬于縣道,但變為景區道路還需要一定的審批流程。陶公路如能調整成景區道路,東錢湖文旅集團將與交通運輸局、文旅局進一步對接,探討調整旅游觀光車在陶公路上運營的可行性并做合理定價。
關于公交,管委會是否考慮過規劃并設置旅游專線來滿足游客的出行需求?
蔣慶華:管委會已經根據游客的不同出行方式采取了相應措施。對于公交出行的游客,管委會采用了地鐵、旅游專線和公交快線相結合的方式。在重大節假日期間,管委會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在地鐵4號線東錢湖站集散中心推出了旅游專線和快線服務;對于自駕游的乘客,管委會則通過截流加接駁的方式來滿足他們的出行需求。重大節假日期間,在熱門景點周邊,管委會設置截流停車場,并用購買服務方式開通停車場到景點的接駁車。
如何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問題,有沒有既靈活又便捷的解決方案?
王子陽:我們已經在東錢湖內布設了相對完善的公交線網,包括與地鐵站的接駁線路和市區直達湖心景區的公交線路。然而,由于人流量較大和道路擁堵,公交服務的間隔時間可能會延長。為此,我們采取了實時監測和調度措施,通過加密班次和調度機動車輛來應對這一問題。
有網友反映公交專線和快線并非每天都有,游客出行時無法判斷。請問交通局是否考慮過進一步優化?
王子陽:我們已新增一條從地鐵站至湖心景區的小普陀旅游公交專線,每天8:00至19:15發送,共78班。此外,還延長了到韓嶺的夜間線路966-1的運營時間,即從原先的18:10延長至21:30。
如何提升道路的通行效率?網友建議,可以向國內外做得比較好的城市“抄作業”,比如泉州,有小白車在景點之間穿梭擺渡,游客通過預約或路邊等候,招手即停。平潭等地也有約車的小程序“約巴”,方便預約,泰國芭堤雅有突突車,也是招手即停,很方便。
蔣慶華:約車小程序和突突車等,都是微型巴士的滴滴模式,它們在特定區域運行,也別具特色。我們曾去泉州調研,發現類似車輛是在古城這一特定區域運行的。如果將這些交通模式引入城市道路或公路運行,會面臨兩大困難:首先,營運證審批難,因為相關法律法規并不允許這樣做;其次,隨叫隨停在東錢湖景區路幅不寬的區域,尤其在旅游高峰期,會加劇擁堵和增加安全隱患。
雖然提到小白車、突突車在東錢湖可能水土不服,不具備可操作性。但很多旅游城市已經采取了這些方便的措施,作為海濱旅游城市的寧波,為什么不能更先進一點,先行一步呢?
王子陽:寧波這座城市擁有其獨特的小型公交車,例如萌萌巴,它們與小白車類似。但是從實際安全角度來看,萌萌巴相比小白車具備更為優越的通行條件。如果二選一的話,我們更傾向于選擇萌萌巴這樣的交通工具。然而,我們也不能忽視公交的運載量問題。特別是在節假日,景區的人流量異常密集,若僅依賴這些小型車輛,可能在疏散旅客方面的效率并不理想。因此,我們在進行權衡時,會優先考慮使用大運量的公交車來解決乘客疏散的問題,以確保在現有條件下能夠更為有效地應對人流高峰。
另外,小型車輛的主管單位并非交通部門,具體是否能開行需要管委會、交警部門以及其他相關職能部門進行綜合協調和研究。
馮國銘:關于東錢湖的交通擁堵和三輪車載客問題,我們需要找到切實有效的解決方案。請問蔣局長,對于東錢湖的路網和公共大交通建設,未來有怎樣的具體規劃?
蔣慶華:這正是我們東錢湖人一直在努力解決的問題。東錢湖旅游度假區自2001年建區以來,路網建設面臨了多方面的挑戰和困難。
首先,法定規劃滯后。現行法定規劃自2002年審批通過以來,已過去20多年,隨著東錢湖的開發建設和定位變化,與實際發展已不匹配。管委會曾在2018年對區域路網提出“三環九射八聯”的交通構想,但目前該方案仍在報規劃審批中;其次,對外交通不暢。雖然東錢湖已有4條對外道路打通,但與毗鄰街鎮仍存在不少斷頭路;再者,土地要素制約大。景區內道路擴建涉及水體、山體、基本農田和生態林保護,審批難度大。
盡管如此,我們仍會堅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堅持規劃引領,推動路網規劃調整;二是加密對外通道,推進與核心城區的通道建設;三是完善交通基礎配套服務設施,實現多種公交方式的無縫銜接和快速轉換;四是強化公交運力,并呼吁在熱門景點增設地鐵站,引導市民綠色出行。
市政協委員馮國銘(左)和評論員陳志強在節目中。仇龍杰 攝
解疑惑
現場觀眾:我去東錢湖玩的時候發現一個問題,很多地方都有親子自行車,但是租賃價格很亂,一個地方一個價,管委會是不是可以在價格或許可方面給予規范?
蔣慶華:您提到的問題管委會也關注到了。道路交通安全實施條例和浙江省實施辦法有明確規定,兩人以上騎行的自行車不能在城市道路和公路上騎行。東錢湖已經針對親子自行車做過專項整治,現在又有回潮。你剛才提出這個問題,也促使我們進一步構建和梳理管理機制。
現場觀眾:大家普遍喜歡開私家車出游,但如果在離景區一定距離禁止私家車進入,同時做好接駁服務,是不是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擁堵問題?
孫祺:關于您提到的東錢湖景區接駁問題,我們確實有相應的規劃。首先,安排公交從地鐵站進行接駁,方便游客從地鐵站到達景區。此外,目前投放了一部分的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單車服務,滿足游客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如果在停車場周邊或景區前的公交站點設置共享單車或共享電單車站點,游客就可以騎行進入景區,這樣既能避免安全隱患,又能減輕公交壓力。
當然,我們也要考慮到企業的運營成本,因此建議在相應的站點周邊設置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單車的停放區域,我們會與企業溝通,引導他們合理設置站點。
總體來說,我們希望能夠形成一種既有公交、又有地鐵,還有共享單車和一部分私家車的多元化、有序的出行方式,以提高通行效率,讓游客在東錢湖有一個愉快的游覽體驗。
主持人追問:現在我們都追求多元化和有序的出行方式,但從用戶體驗考慮,先坐地鐵,再換乘公交,最后再騎共享單車,這樣會不會有些繁瑣呢?
孫祺:經過我們的測算,共享單車和電單車在1公里至3公里左右的短途出行中具有較高的便利性,這是有數據支撐的。對于超過5公里的行程,大多數用戶可能更傾向于選擇公交出行。當然,目前共享單車的載人能力有限,但我們也正在與一些企業合作,在寧波試點投放親子共享單車,以滿足更多用戶攜帶小孩出行的需求。總之,我們將持續關注和優化用戶的出行體驗,努力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出行方式。
問政點評
陳志強:破解之道在創新
針對東錢湖景區擁堵的問題,我深感已經給廣大市民和游客帶來諸多不便。晴朗的日子里,大家都想要驅車前往景區,但何時離開、何時能夠進入,卻成了大家心中的未知數。交警部門在預估交通流量上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因此,我認為應將主要精力集中在那些容易造成擁堵的時間節點上,深入剖析擁堵的成因,并尋求創新的解決方案。
經過剛才各位的討論,我們不難發現,擁堵的原因多種多樣,既有道路規劃滯后的問題,也有停車位不足等實際情況。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我們從多個層面入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交通管理措施。
我認為,破解這一難題,首先要深入分析擁堵的根源,并在管理應對上尋求創新之道。比如,我們可以考慮對車輛實施分類管理,為居民區和游客車輛分別發放牌照,對游客車輛實行網上搖號制度,以控制進入景區的車輛數量。同時,我們還可以規定所有進入景區的車輛必須坐滿人,以減少空駛車輛對交通的影響。
我相信,通過這些創新性的管理措施,能夠有效緩解東錢湖景區的擁堵問題。同時,我們應該從此次擁堵事件中吸取教訓,不斷提高對交通流量的預估能力,以便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最后,我要對相關部門在解決東錢湖景區擁堵問題上的努力表示贊賞,并呼吁社會各界一起參與,形成合力,共同推動問題的解決。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打造一個暢通、舒適、安全的旅游環境,讓每一位游客都能在東錢湖景區留下美好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