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實現“兩個基本”和建設“四好示范區”總目標,為認真貫徹落實《寧波市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部署要求,大力實施城市功能提升工程,切實改善民生福祉,強化發展基礎,特制訂寧波市重大城市建設項目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為核心,以交通優化、品質提升和住房保障為重點,以創新體制機制為動力,統籌安排,保持連續,注重實效,通過3年乃至更長一段時期的努力,城市建設有新成效,城市功能有新完善,城市品位有新提升,為培育和壯大城市經濟,實現“兩個基本”和建設“四好示范區”奠定更加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和諧發展。立足時代發展要求,著眼長遠發展目標,堅持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經濟高效、社會和諧、城鄉一體的新型城市化道路;以“人民群眾得實惠”作為城市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發揮群眾路線優勢,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梳理解決一批群眾反應強烈的交通不暢、環境不美、品質不高等突出問題,提高市民生活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2.堅持產城融合,力促城市經濟。圍繞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的功能要求,立足高端要素集聚、高端產業發展,推進各重點功能區塊開發與重大基礎設施完善,滿足城市經濟發展的功能需求和環境需要,通過城市建設與城市經濟的緊密互動,在城市空間結構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城市經濟的規模擴大、結構優化、質量提升,加快從縣域經濟向城市經濟轉型,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3.堅持系統連貫,力求整體協調。有序推進城市更新,統籌新城開發和舊城改造,統籌功能提升與形象塑造,統籌地下地上空間利用,充分考慮各種交通方式的轉換銜接、各類城市道路的溝通聯系,理順區域空間組織無序化與空間開發碎片化格局,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差異、優勢互補、配套完善的區域發展格局。
4.堅持突出重點,務實高效推進。在城市總體規劃指導下,結合當前發展需要和要素保障能力,科學編制項目實施行動計劃,重點謀劃一批事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重大城建項目和重點民生實事工程,想方設法創造條件,集中資源,合力保障,攻堅克難,全力推進,爭取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滿足城市生產和生活的共同需要,切實發揮城市建設的整體投資效益。
(三)行動目標
2014-2016年,推進實施重大城建項目129項,總投估算1374.6億元,3年計劃完成投資779.1億元,促進城市功能、城區品位和住房保障水平明顯提升。
1.交通網絡明顯優化。至2016年,中心城區“兩橫兩縱”口字型快速路網絡基本建成,田字型快速路網建設全面推進;跨江橋梁和主次干道密度進一步增加,基本形成結構合理、層級分明、內聯外通的立體化路網體系,初步構建中心城區公交專用道網絡,城市交通擁堵狀況有效改善。
2.城區品質明顯提升。至2016年,三江六岸濱江休閑帶15公里核心區段全面建成,36公里核心區外圍段有序推進,三江口一小時步行圈初見成效;城市組團和重點區塊連接道路、城市核心區主次干道基本完成整治提升,道路不平整、不通暢、不美觀現象有效改觀,城市品位和人居環境持續提升。
3.居住條件明顯改善。到2016年,基本滿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線以下的城鎮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住房保障需求;建立公共租賃住房管理模式,實現公共租賃住房良性管理和發展;以城鎮危舊房屋解危和城中村改造為重點,有序推進城市棚戶區改造,努力實現舊住宅區房屋的居住安全、配套完善、環境優化、管理有序和文明和諧。
二、主要任務
(一)大力推進城市綜合交通網絡優化工程
今后3年城區路網建設主要著眼于緩解核心區交通擁堵,突出優化城區路網結構,推行公交優先,倡導綠色出行。重點抓好四方面工程:
1.推進快速路連網工程。建成南北環快速路、機場快速干道永達路連接線、杭甬高速互通立交等項目,完成東苑立交、機場路北延、東外環路、環城南路東段和北外環東段等快速化改造,開工建設世紀大道、世紀大道南延等快速路項目,啟動通途路快速路建設,使快速路盡快成環成網。今后三年計劃投資159.5億元,其中市本級64億元。
2.推進跨江橋梁溝通工程。建成新江橋、澄浪橋,開工建設院士橋、中興北路跨甬江大橋、西洪大橋、邵家渡大橋等工程,啟動新典橋、四明橋等項目前期工作,使跨江通道布局更加合理。今后三年計劃投資60.8億元,其中市本級40.8億元。
3.推進主次干道連通工程。繼續實施打通“斷頭路”三年行動,完成姚隘路改造、云飛路二期、金達路延伸、寧東路延伸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寧鎮路改造、大慶北路、環城北路中段、云飛路西延等項目,啟動大慶南路北延二期、云飛路東段、盛莫南路等項目前期工作,促進主次支路網體系更加完善。今后三年計劃投資120.8億元,其中市本級37.6億元。
4.推進公共交通建設工程。建成“八橫八縱”公交專用道網絡,推進慢行立體過街設施,著力緩解舊住宅小區和老城區停車難,通過公共交通為導向的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整合,初步形成一體化公交服務體系。今后三年計劃投資28.8億元,其中市本級13.7億元。
上述四方面項目總投資約723.3億元,3年內計劃完成投資約369.9億元,其中市本級156.1億元。
(二)大力推進中心城區品質提升工程
今后3年城區品質提升以縮小老城與新城差距為導向,以三江口核心區為重點,點線面結合,系統謀劃,整體推進。重點抓好三方面工程:
1.推進“三江六岸”品質提升工程。全面完成濱江休閑帶核心區段建設,加快推進濱江休閑帶核心區外圍段和三江口一小時步行圈建設,同步實施沿江兩岸道路改造、燈光升級和停車場建設,形成通暢、便捷的“三江六岸”交通網絡,濱江空間環境品質明顯提升。今后三年計劃投資51.1億元,其中市本級33.2億元。
2.推進中山路改造提升工程。結合軌道交通1號線建設,啟動實施中山路改造工程,完成道路改造、街景整治和環境景觀提升,同步推進沿線功能性區塊開發建設,將中山路打造成為“寧波人自豪,外地人稱贊”的功能性景觀大道,展現現代都市核心軸線風貌。市本級今后三年計劃投資45億元。
3.推進主要干道整治提升工程。結合軌道交通、舊城改造、區塊開發和路網建設,基本完成機場路、解放南北路-大慶南路、江南路等跨區域道路和江東北路、開明街、大沙泥街等核心區老舊主次干道綜合整治,有序推進環城北路-寧鎮路、興寧路、百丈東路等整治工程,實現道路設施厚重穩定,市容街景明顯改善,交通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今后三年計劃投資19.7億元,其中市本級3.9億元。
上述三方面項目總投資約190.9億元,3年內計劃完成投資約115.8億元,其中市本級82.1億元。
(三)大力推進住房民生保障工程
今后3年以堅持推進住房保障工程、棚戶區改造和農村改造示范村建設為重點,按照科學規劃、分步實施、政府主導、注重實效的原則,持續做好保障性房源建設、分配和管理,積極實施城鎮棚戶區改造工程,多措并舉推進住房民生保障工程,努力改善群眾住房條件。
1.推進住房保障工程
建立完善以公共租賃住房為主的住房保障政策體系,以具體項目為載體,探索實踐公共租賃住房后續管理模式;持續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新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30萬平方米、5000套,推進在建保障性住房190萬平方米、3.2萬套,建成保障性住房150萬平方米、2.5萬套,3年內計劃完成投資69.5億元,其中市本級3.6億元。
2.推進城市棚戶區改造工程
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棚戶區改造工作意見和省委省政府“三改一拆”的統一部署,以城市非成套房改造、危舊房改造、城中村改造和舊住宅區整治為重點,結合城市規劃、房屋狀況、文保價值、居民意愿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多方式推進棚戶區改造工程,有效改善群眾住房條件。3年內核心區完成棚戶區改造1.5萬戶,啟動安置房建設258萬平方米,計劃完成投資約208.9億元;其中核心區實施海曙區姚豐村、甬豐村、震豐村、江東區桑家村、江北區雙橋村等城中村改造項目13個;全市完成在冊城鎮危房解危任務50%以上。
3.推進農房改造示范村工程
深入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建設美麗農村。按照“村莊集聚、產業優化、功能整合、設施配套、環境美好”的原則,加快建設一批規劃設計一流、質量安全一流、風貌特色一流、生態環境一流、社區管理一流的農房示范村;大力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促進農業現代化,著力塑造現代農村新形象,努力打造令人向往農村新家園。至2016年底,全市爭創100個左右省級農房改造示范村的目標,計劃完成投資15億元左右,市本級完成投資補助1.5億元。
上述三方面項目總投資約460.4億元,3年內計劃完成投資約293.4億元,其中市本級5.1億元。
三、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推進
進一步加強重大城建項目的組織領導,在寧波市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領導小組和推進工作體系的統籌協調下,建立城建聯席會議制度,按照“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管理一張網”要求,統籌協調城市建設重大問題,加強市與縣(市)區兩級的聯動管理,形成全市合力推進城市建設的工作機制,確保三年行動計劃順利推進,實現城市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二)強化規劃引領
加快完善城市規劃體系,抓緊完成總體規劃的修編和專項規劃的深化研究,積極做好各項規劃銜接和控制,確保規劃的前瞻性、嚴肅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重點做好中心城區的形態與功能設計,深化三江六岸整體城市設計、三江口核心區改造提升規劃及城市設計,改造提升濱水空間。同時,堅持以規劃為龍頭引領城市建設,根據規劃確定實施項目,強化重大項目前期研究,形成科學、良性、長效的前期研究工作機制。
(三)強化用地保障
堅持“項目儲備、有保有壓”原則,優化土地指標分配機制,實施差別化供地政策,提升存量土地利用率,盤活存量、節約挖潛,加強閑置土地的清理和處置力度。對列入重大項目三年行動計劃的建設用地實行“確保快批”,并積極爭取國家計劃指標和省規劃統籌指標。
(四)強化資金保障
以重點保障三年行動計劃重大項目為目標,整合各類財政資金,加大財政性預算資金和政府性專項建設基金對重大項目傾斜支持力度。整合提升政府性融資平臺,創新融資模式,改革運作方式,增強整體融資能力。研究健全城鎮開發機制,探索外資和民間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方式和途徑,加快城鎮建設市場化步伐。建立跨區域重大項目市、區共建共享機制,除海曙、江東、江北(規劃區內),城市快速路項目由市本級和屬地區政府(管委會、指揮部)按“五五”比例共同投資建設,其余城市道路、橋梁、綠化等項目建設資金按屬地原則分別由市、區(管委會、指揮部)承擔。
(五)強化考核激勵
在寧波市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整體督查考核體系下,各相關部門要加強與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市效能辦的銜接聯動,建立聯合督查機制和定期督查通報制度,加大對各地各部門實施情況的督查考核力度,及時向市委市政府提交督查報告,及時反映情況,總結經驗做法,推動工作順利開展。
編輯: 賴小惠糾錯:[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