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創新助推市民創富是深入推進新型城市化的重要課題之一。圖為江北區“兩權一房”抵(質)押貸款全面推開。(胡建華攝)
到2020年,治理機制更趨完善,人口管理、土地管理和投融資等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規劃建設、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城鄉二元體制基本破除,區域協調發展機制進一步完善,行政區劃更加科學合理,城市管理法治化、精細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水平不斷提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更加現代化。
——《中共寧波市委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市化提升城鄉治理水平的決定》
優化城市布局形態
適時調整行政區劃
城市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會帶來經濟和社會的深刻變化,需要各項配套改革去推進。《中共寧波市委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市化提升城鄉治理水平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起草小組成員、市發改委規劃處處長劉興景認為,“深入推進新型城市化,就是向改革創新要動力、要資源、要空間。”
優化城市布局是本次改革的重點領域之一。2002年鄞州撤縣設區,寧波中心城區面積幾近翻番,緊隨而至的是南部新城、東部新城“兩翼騰飛”,成為提升寧波城市能級的有力嘗試。“要發揮我市作為國家規劃體制改革試點城市的有利條件,結合功能區規劃編制,深化規劃體制改革。”劉興景指出。
目前,我市正逐步打造“一核兩翼、兩帶三灣”多節點網絡化的現代都市格局。其中,一核為寧波市區,北翼為余姚、慈溪和杭州灣新區,南翼為奉化、寧海和象山三縣(市),兩帶為東部濱海城鎮產業帶和西部山區生態人居帶,三灣為杭州灣、象山港和三門灣區域,節點為衛星城和中心鎮。
以上規劃的區塊將“各司其職”。根據《決定》,中心城和北翼等優化開發區,要優化城市和產業空間布局,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升城市經濟競爭力。南翼和省級以上重點產業功能區等重點開發區,要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促進人口產業集聚。
“本輪在行政規劃上的調整,包括撤縣建區,產業功能區和行政區關系的理順等。”《決定》起草小組成員何竹明說。根據《決定》,我市將繼續完善規劃管理體制,以推進市域一體化發展;健全區域統籌發展機制,以調整理順各市級功能區與行政區的體制關系,并建立健全象山港、南部濱海新區、四明山、余慈地區等重點區域協調發展機制。
今后,寧波將著眼于增強中心城輻射帶動功能、推進戰略性功能區產城融合、提高副中心城綜合承載力和建設品位、深化衛星城和中心鎮改革發展和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加強城鄉綜合管理
長期實踐表明,城市管理一直是寧波的“短腿”。而新型城市化,就要在城市發展路徑上創新,不走“攤大餅”的老路,防止“城市病”的發展,堅持空間集約、功能集成、要素集聚等。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更加強調社會治理,體現了當前社會發展的新要求,也順應了人民群眾的新期待。”何竹明認為,“新時期的社會治理,是社會管理內涵的延伸,范圍不僅包括原有的城市社區治理,今后還將更多關注鄉村治理,以及城鄉接合部和區劃接合部的治理。”
《決定》提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順應城市社會結構新變化,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和源頭治理,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加快實施政社分開,簡化注冊登記程序,改進管理服務方式,重點培育行業協會商會、科技服務、公益慈善、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把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
“安全管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何竹明說。我市將進一步加強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及時化解基層矛盾。強化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創新社會治安、食品藥品安全、生產安全和防災減災救災等工作,形成人人參與機制。
與此同時,健全城市綜合管理長效機制和強化基層自治和服務功能也不能忽略。不僅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綜合協調機構,切實解決跨層級、跨部門、跨區域的城市管理難題,還要完善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健全“一委一居一中心”機制。
“村,也可以像建設社區一樣去建設。”何竹明指出,在深入推進新型城市化過程中,寧波將推進農村社區化建設,使得行政村管理逐漸向社區化管理過渡。
我市將進一步完善社區服務平臺功能,整合建立以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救助、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等為重點的基層公共服務網絡,建立并完善民主自治、權責明確、公開透明、規范高效、監督有力的農村基層“小微權力”運行機制,以維護農村和諧穩定,提升農村基層治理水平。
改革完善體制機制
土地與投融資齊抓
一直以來,城鄉一體化、戶籍制度改革是老百姓口中的熱門話題。如何做到城鄉區域更深層次地融合?《決定》傳達了明確的信息:創新人口管理制度,以優化流動人口結構。如逐步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劃分,建立以合法穩定住所和合法穩定職業為基本條件、按常住地登記戶口為基本形式的城鄉統一的戶籍管理制度。
除了戶籍改革,深入推進新型城市化還涉及“地怎么管”、“錢從哪來”。“目前,我市城市建設用地開發太分散,做到規劃‘一盤棋’是今后土地管理工作的重點,且工業用地、地下空間等存量空間的利用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何竹明說,我市將推動企業新增用地審批和其存量土地利用率掛鉤的模式,統籌土地利用。
《決定》提出,要按照“控制總量、管好增量、盤活存量”原則,建立規模結構調控機制,健全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探索實行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的供地制度。深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探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探索宅基地跨社置換、有償退出和有償使用機制,穩妥開展農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轉讓試點。
“如何有效拓展融資空間,是本輪資金籌措體制改革的重點命題。”何竹明指出,根據有關研究測算,到2020年,寧波政府主導型城市化相關投資資金需求為1.2萬億元,年均1700億元;而從近期來看,我市今年啟動的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就將完成4000億元投資。
在城市化融資方面,我市將按照事權與支出責任對應原則,調整優化市本級和區級土地增值收益分成比例,增強市本級對城市建設的調控能力。加快建立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推進市政公用產品和服務市場化改革,以公私合作、股權合作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公共基金、保險基金等參與城市公用設施與地下空間建設和運營,積極探索住房公積金支持城鎮保障房建設的辦法。
編輯: 李霞君糾錯:[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