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現代化的南區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24萬噸,是寧波最大的生活污水處理廠。 |
去年10月,李克強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到現在已有一年多時間了。
《條例》對進一步加強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的管理,保障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安全運行,防治城鎮水污染和內澇災害,保障公民生命、財產安全和公共安全,保護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和城區防汛排澇的“主力軍”,寧波市城管局緊緊圍繞“五水共治”重大戰略,深入貫徹執行《條例》規定,兢兢業業治污排澇、勤勤懇懇服務民生,為我市的治水工作帶來了新變化。
記者 林偉
通訊員劉擁軍朱彬彬王潔瑾
污水處理還自然一江凈水
城市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生活污水,有的被直接排進了江河,嚴重破壞自然生態平衡;有的則送進生活污水處理廠,變成符合標準的清水還給大自然。顯然,后者對于保護水資源和維持生態平衡有著重要意義。
昨天,記者來到市城管排水公司南區污水處理廠,跟隨工作人員亓明來到進水粗格柵處,走近一打開門,一股臭氣撲鼻而來。
小亓告訴記者,居民家中每天產生的生活污水通過市政管網的收集、排水泵站的加壓后,輸送到污水廠進行處理,一滴污水在污水處理廠停留的時間大約20小時,經過十多道工序的處理,經符合國家排放標準后,才能排到江河。
隨后,記者又來到出水口。在這里,渾濁不堪的污水“重生”為清澈見底的“清水”,排入奉化江。
小亓介紹,南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經過建設及試運行,已于今年7月正式竣工投產。目前,南廠污水處理能力達到24萬噸/日,成為我市處理能力最大的生活污水處理廠,每年可“消化”近9000萬噸生活污水,從而削減18000多噸COD、1300多噸氨氮等污染物。
而來自市城管市政管理處的統計顯示,我市列入省建設系統污染物減排計劃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共有17家。截至9月,這些污水處理廠累計處理污水量38763萬噸。其中,COD削減量81138噸,氨氮削減量6794噸,較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加12.2%和18.7%。
生態保護與節能降耗一起前行
同時,在始終確保污水處理出水水質達到并優于國家標準的基礎上,排水公司還對工藝流程中產生的廢氣、污泥等進行有效的處置,防止二次污染。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污水在流經厭氧池時,池中的厭氧微生物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產生臭氣。
對此,排水公司在這些易產生臭氣的工藝環節實施生物土壤除臭法,利用風機將臭氣從密封的池子里抽到分散在生反池草坪下的風管,通過風管上的細小孔隙向上。經過附著在鵝卵石、砂粒上的生物濾層過濾作用將臭氣分子降解成無害、無氣味的無機分子。
昨天,記者雖然身處污水處理廠,不但沒有聞到臭味,而且還欣喜地發現,整個處理廠簡直就是一個“大花園”。
此外,針對國內不少大中城市都曾出現過“污泥圍城”的現象,排水公司建成了污泥處置中心,采用國際最新污泥深度脫水技術———利用生物瀝浸、板框壓濾法處理污泥。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深度脫水手段,使污泥含水率都在60%以下。它將原來污泥脫水工藝日產50噸含水率80%左右的污泥減量50%以上,降低了處置成本。
“部分污泥還外運作為園林綠化肥料,實現了污泥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的處置。”小亓說。
在這基礎上,排水公司以節能降耗為引領,在污水處理廠運行中采用了“精確曝氣系統”。該系統將計算機和儀表控制統一集成到一個自動化的污水處理系統當中,保證了污水處理廠曝氣量的精確測量、分配與控制,達到了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的目的。
“通過南廠二期的試運行,我們發現,耗電量與之前傳統手動曝氣控制方式相比下降19%,每年可節省電量143萬千瓦時以上。”這樣,如果按照污水處理廠20年運行周期計算,預計總共可節約電量2860萬千瓦時。這對減少廢氣污染保護環境無疑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高新科技給城區排澇開啟“智慧眼”
除了處理污水外,市民也都知道,排水公司還有一項很重要的職能———排水。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我市惡劣天氣顯著增加,暴雨逐年增多,對城區排水帶來了不小壓力。為此,排水公司用心做好所管轄的城區主干道路(32米寬以上)的排水工作,著力加強科技投入與應用,以智慧排水中心為軸,實現“五水共治”信息化作戰指揮系統。
同時,排水公司也加快了排澇設施的建設改造,使得8~9月份在遭受連續強暴雨以及“鳳凰”臺風襲擊后,我市城區主干道路未出現長時間大面積的積水現象。
智慧排水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具有領先水平的智慧排水中心,現已接入運營數據3萬多個、管道及管點信息9.4萬條,能對中心城區19座易積水的立交橋下穿通道進行實時監控,第一時間發現積水險情,及時調度強排人員和強排車及時進行排水。
“同時,它還能根據實際緊急情況,將原來起碼需要半小時收集的防汛排水數據,縮短到幾分鐘。”小亓說,“鳳凰”臺風期間,中心及時提供內河水位、江河潮位、實時雨量等多元化信息,對各污水處理廠和泵站進行聯動調度,切實發揮了“指揮中樞”的作用。
同時,排水公司加大機械疏通頻率,cctv管道機器人、便攜式潛望鏡和管道疏通車等高新設備切實發揮出“效率排水”的作用。
今年,排水公司還新增了窨井液位計新技術,用于監控下水道中的水位變化,目前已在環城西路等多條城區主干道路上安裝完畢,這為現代科學排水增添了一雙“地下智慧眼”;在具有代表性的10座泵站周邊安裝了自動雨量計,實現特定區域的精確雨量統計。
排澇設施的建設與改造也是同步進行。今年,公司投入7000萬元,正式啟動解放橋(31.2萬噸/日)、保豐碶(5.76萬噸/日)、姚江大橋(30萬噸/日)3座沿江雨水強排泵站的建設,以彌補三江高水位時沿江片區雨水重力流排放的缺陷,增強沿江雨水強排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沿江泵站均為地埋式,不影響城市形象,建成后將實現遠程操控。“在暴雨、高潮位的情況下,通過遠程操控就能迅速開啟強排泵機,實現快速排水。”
立交雨水泵站承擔著下穿通道雨水收集、抽排的重任。針對去年“菲特”出現的實際情況,今年排水公司對通途路西、柳汀、東苑、苑西、康莊南路、三市、五洞閘、桑田路、中山西路、蒼松路(祖關山)、北電路、中興路東側支路泵站12座泵站進行了內部改造。
目前,這些改造工程已按期完工,包括配電及水泵擴容改造、防洪墻改造、地坪改造、站內集水系統改造、大門駝峰式改造、防洪擋板安裝、低配柜提升、變壓設備提升、增設泵房沉井內抽水泵等。
除此之外,排水公司在對所屬的730公里排水管網全面養護的基礎上,重點清理、疏通了400多公里的管道,并專項開展了興寧路等12處反復易積水路段的疏通改造,在雨水落水口“平加立”的基礎上,對道路樹木密集路段開展“立加平”改造400余處。
此外,他們還全面檢查、維護、更換和補齊了城區主干道路1.3萬個窨井防護網,堵住了傷人的“大嘴”。
相關鏈接
您的舉手之勞,能幫助城市減污排澇
1.許多老小區建設時,陽臺上的落水口設計用來排放下雨天屋頂的雨水。但不少市民在設計時,卻都選擇將洗衣機放在了陽臺上。這樣一來,洗滌水隨著落水口排入雨水管道,再流入內河,對河水造成了污染。
您的舉手之勞:給洗衣機換一個“家”,不要用陽臺上的雨水口排放洗滌污水。
2.個別市民習慣在大街上隨手丟垃圾,也經常看到不少私家車里不時拋出的廢棄物。吃剩的早餐塑料袋、餐巾紙、零食包裝袋等等,不僅影響了城市的整潔,增加了環衛工人的勞動量。
更嚴重的是,這些垃圾在下雨天就會被水沖到落水井雨水篦子上,堵住雨水口,形成積水,影響出行。
您的舉手之勞: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讓手里的垃圾安全落入垃圾桶。
3.不少餐飲網點、施工單位存在不良的排水習慣。比如,有些餐館只管開門做生意,大量的餐飲油污不經過隔油處理就偷排入城市排水管網,造成大段排水管道被油污堵塞。
又如,有些施工單位不通過正規渠道運送和處理建筑渣土和泥漿水,同樣不計后果地偷排入城市排水管網,導致排水管線和污水處理設施嚴重受損甚至癱瘓。
您的舉手之勞:樹立環保意識,按照《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規定正確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