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新聞發布稿 王寅星 國土空間規劃,作為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它不僅僅是空間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更是關乎城市發展定位、產業布局、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民生福祉提升的一項綜合性、戰略性工作。在寧波市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科學編制并實施國土空間規劃,對于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增強城市綜合承載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11月10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寧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總規》),下面我就《總規》作簡要介紹。 一、《總規》編制的背景和意義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明確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國務院批復的《總規》是我市第一部“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寧波市各類保護修復和開發建設活動的法定依據,將為寧波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奠定空間基礎。 寧波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國土空間規劃改革的決策部署,高度重視《總規》編制工作。2019年8月,市委、市政府印發了《寧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要求統籌推進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專題研究等工作。規劃編制過程中市縣聯動、部門互動,并廣泛征求了專家和公眾意見,得到了自然資源部等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總規》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浙江、寧波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等戰略。《總規》落實寧波市委、市政府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的決策部署,銜接二十余項涉及空間的專項規劃,從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系統保護與利用出發,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空間布局,統籌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歷史文化保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領域的空間需求,引領市域國土空間高質量發展,為寧波全面建設現代濱�;蠖际小^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寧波篇章提供有力支撐。 二、《總規》的主要內容 一是落實國家戰略,明確城市性質和功能定位�!犊傄帯妨⒆阈掳l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國務院批復寧波市城市性質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代海洋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全國航運物流中心、“一帶一路”港航合作重要節點城市。 二是全面夯實底線,優化總體格局和三類空間�!犊傄帯穱栏衤鋵嵢龡l控制線管控要求,到203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10.18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186.54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4428.50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面積控制在1681.25平方千米以內�!犊傄帯反_定“一體兩翼多組團、三江三灣大花園”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統籌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空間。 三是建設人民城市,強化公共服務和文化傳承。統籌安排公共服務設施,系統布局藍綠開放空間,營造更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人民城市。彰顯城鄉自然與文化特色,健全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空間保護機制,保護大運河(寧波段)世界文化遺產、寧波它山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等歷史文化資源。加強對城市建筑高度、體量、色彩等空間要素的管控引導,保護好歷史城區和歷史文化街區。構建文化資源、自然資源、景觀資源整體保護的空間體系。 四是保障產業用地,助力科技創新和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犊傄帯诽岢觯ㄔO高水平創新型城市,打造區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戰略支點城市,形成以甬江科創區為核心,科技創新集聚區、企業創新中心和產業技術中心聯動的多元創新空間格局。優先保障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業、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的空間需求,優化航運物流、國際貿易等現代服務業布局。 五是完善綜合交通,建設一流強港和綜合樞紐�!犊傄帯芬源蛟焓澜缫涣鲝姼蹫槟繕�,保障港口岸線與用地,完善多向聯通、多式聯運、客貨分離的集疏運網絡,優化港口后方物流用地布局,進一步提升寧波舟山港國際樞紐港功能。同時,《總規》提出以寧波樞紐為核心,對外融入區域高速網絡,對內構建全域一體快速網絡,實現寧波都市圈1小時通達,長三角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航空3小時、高鐵5小時通達的“全國1235出行交通圈”和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的“全球123快貨物流圈”。 六是提升城市韌性,保障城市安全運行和防災減災救災。統籌水利、能源、環境、通信、國防等基礎設施空間,保障油氣等戰略資源儲運基礎設施建設的空間需求,積極穩步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海洋災害防治,優化防災減災救災設施區域布局,提高國土空間安全韌性。強化城市安全源頭治理能力,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安全社會治理格局,統籌推進城市市政安全設施、企業生產安全設施和自然災害應對設施建設,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保障在極端情況下城市安全穩定持續運行。 七是加強陸海統籌,助力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強國建設。加強濱海濕地和自然海岸線保護,保障世界一流強港和沿海重大產業項目用海用島,努力建設國家經略海洋實踐先行區。構建“一島一功能”海島特色發展體系和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形成陸海統籌、布局合理、利用高效、人海和諧、風景秀美的海洋保護與利用新格局,推進美麗海灣建設。 八是強化區域協同,全面融入長三角、唱好杭甬“雙城記”。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的融合,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質量唱好杭甬“雙城記”,加強寧波都市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的區域協同,促進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九是開展全域整治,推動規劃實施和風貌提升。充分發揮寧波作為全國首個在全市域范圍內開展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試點城市的優勢,系統推進全域整治。嚴格開發強度管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統籌地上地下空間利用,有序實施城市有機更新。 此外,本輪規劃還同步建立健全寧波市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并將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納入系統。強化總體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在“一張圖”系統上統籌空間需求,協調解決矛盾沖突,實現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修改和實施監督的全過程在線管理,確保規劃實施落實到位。 各位媒體朋友,《總規》是我市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下步,我們將健全工作機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嚴格抓好組織實施。《總規》的實施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支持,今天我們發布《總規》、對《總規》內容作解讀,就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總規》,進一步凝聚社會各界力量,為《總規》的實施營造良好社會環境。我們將進一步健全公眾參與機制,拓寬公眾參與渠道,豐富公眾參與形式,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同時,我們非常期待廣大媒體朋友們能夠加強對《總規》的宣傳,非常歡迎社會各界和全體市民參與和監督規劃的實施,共同為寧波打造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寧波篇章貢獻力量。 |
《寧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新聞發布稿
稿源: 中國寧波網 2024-11-15 16:13:02
《寧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新聞發布稿
王寅星
國土空間規劃,作為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它不僅僅是空間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更是關乎城市發展定位、產業布局、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民生福祉提升的一項綜合性、戰略性工作。在寧波市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科學編制并實施國土空間規劃,對于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質、增強城市綜合承載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11月10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寧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總規》),下面我就《總規》作簡要介紹。
一、《總規》編制的背景和意義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明確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國務院批復的《總規》是我市第一部“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寧波市各類保護修復和開發建設活動的法定依據,將為寧波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奠定空間基礎。
寧波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國土空間規劃改革的決策部署,高度重視《總規》編制工作。2019年8月,市委、市政府印發了《寧波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要求統籌推進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專題研究等工作。規劃編制過程中市縣聯動、部門互動,并廣泛征求了專家和公眾意見,得到了自然資源部等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總規》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浙江、寧波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等戰略�!犊傄帯仿鋵崒幉ㄊ形�、市政府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的決策部署,銜接二十余項涉及空間的專項規劃,從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資源系統保護與利用出發,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空間布局,統籌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歷史文化保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各個領域的空間需求,引領市域國土空間高質量發展,為寧波全面建設現代濱�;蠖际�、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寧波篇章提供有力支撐。
二、《總規》的主要內容
一是落實國家戰略,明確城市性質和功能定位�!犊傄帯妨⒆阈掳l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國務院批復寧波市城市性質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現代海洋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核心功能定位是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全國航運物流中心、“一帶一路”港航合作重要節點城市。
二是全面夯實底線,優化總體格局和三類空間�!犊傄帯穱栏衤鋵嵢龡l控制線管控要求,到2035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10.18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186.54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4428.50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面積控制在1681.25平方千米以內。《總規》確定“一體兩翼多組團、三江三灣大花園”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統籌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空間。
三是建設人民城市,強化公共服務和文化傳承。統籌安排公共服務設施,系統布局藍綠開放空間,營造更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人民城市。彰顯城鄉自然與文化特色,健全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空間保護機制,保護大運河(寧波段)世界文化遺產、寧波它山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等歷史文化資源。加強對城市建筑高度、體量、色彩等空間要素的管控引導,保護好歷史城區和歷史文化街區。構建文化資源、自然資源、景觀資源整體保護的空間體系。
四是保障產業用地,助力科技創新和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犊傄帯诽岢�,要建設高水平創新型城市,打造區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戰略支點城市,形成以甬江科創區為核心,科技創新集聚區、企業創新中心和產業技術中心聯動的多元創新空間格局。優先保障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業、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升級的空間需求,優化航運物流、國際貿易等現代服務業布局。
五是完善綜合交通,建設一流強港和綜合樞紐�!犊傄帯芬源蛟焓澜缫涣鲝姼蹫槟繕耍U细劭诎毒與用地,完善多向聯通、多式聯運、客貨分離的集疏運網絡,優化港口后方物流用地布局,進一步提升寧波舟山港國際樞紐港功能。同時,《總規》提出以寧波樞紐為核心,對外融入區域高速網絡,對內構建全域一體快速網絡,實現寧波都市圈1小時通達,長三角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航空3小時、高鐵5小時通達的“全國1235出行交通圈”和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的“全球123快貨物流圈”。
六是提升城市韌性,保障城市安全運行和防災減災救災。統籌水利、能源、環境、通信、國防等基礎設施空間,保障油氣等戰略資源儲運基礎設施建設的空間需求,積極穩步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海洋災害防治,優化防災減災救災設施區域布局,提高國土空間安全韌性。強化城市安全源頭治理能力,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安全社會治理格局,統籌推進城市市政安全設施、企業生產安全設施和自然災害應對設施建設,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保障在極端情況下城市安全穩定持續運行。
七是加強陸海統籌,助力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強國建設。加強濱海濕地和自然海岸線保護,保障世界一流強港和沿海重大產業項目用海用島,努力建設國家經略海洋實踐先行區。構建“一島一功能”海島特色發展體系和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形成陸海統籌、布局合理、利用高效、人海和諧、風景秀美的海洋保護與利用新格局,推進美麗海灣建設。
八是強化區域協同,全面融入長三角、唱好杭甬“雙城記”。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的融合,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質量唱好杭甬“雙城記”,加強寧波都市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的區域協同,促進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九是開展全域整治,推動規劃實施和風貌提升。充分發揮寧波作為全國首個在全市域范圍內開展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試點城市的優勢,系統推進全域整治。嚴格開發強度管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統籌地上地下空間利用,有序實施城市有機更新。
此外,本輪規劃還同步建立健全寧波市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并將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納入系統。強化總體規劃對各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在“一張圖”系統上統籌空間需求,協調解決矛盾沖突,實現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修改和實施監督的全過程在線管理,確保規劃實施落實到位。
各位媒體朋友,《總規》是我市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下步,我們將健全工作機制,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嚴格抓好組織實施�!犊傄帯返膶嵤╇x不開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支持,今天我們發布《總規》、對《總規》內容作解讀,就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總規》,進一步凝聚社會各界力量,為《總規》的實施營造良好社會環境。我們將進一步健全公眾參與機制,拓寬公眾參與渠道,豐富公眾參與形式,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同時,我們非常期待廣大媒體朋友們能夠加強對《總規》的宣傳,非常歡迎社會各界和全體市民參與和監督規劃的實施,共同為寧波打造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寧波篇章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