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又到了網絡曝光不文明交通行為的時間,這次針對的是“機動車未禮讓斑馬線”,可令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負責相關工作的民警“頭疼”的是,找了一圈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典型”案例。
一座城市的文明,從斑馬線上就能看出一二。繼許多年前推出“公交車禮讓斑馬線”之后,2016年,我市啟動“機動車文明禮讓斑馬線”,交警部門為樣板斑馬線配上了新型電子警察。頭一個月,查處違規機動車近3000輛次,“逼迫”各位駕駛員學會“文明禮讓”。如今市區已有60條斑馬線作為文明禮讓的示范樣板,下個月,又將有30套斑馬線專用電子警察上崗。現在,我市機動車在各條樣板斑馬線前的文明禮讓率已超過90%。
成績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當年,“公交車禮讓斑馬線”后,隨之而來的問題卻令人頭痛:公交車停下,其龐大的身軀帶來視覺盲區,旁邊的小轎車又疾馳而過,極易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辦?2012年,我市交警部門開展為期三個月的“守線”行動,但效果有限。然而,通過這次“守線”,我市各界形成了一個共識——“文明禮讓斑馬線”,需要各方共同發力。
前年8月,在海曙交警部門牽頭下,寧波日報、市公共交通客運管理局、海曙區文明辦、市出租車行業協會等部門齊聚一堂,邀請7家出租車公司負責人召開了一場座談會,就“出租車文明禮讓不該慢一步”等問題進行了探討。會上,跨區測試顯示“出租車禮讓率只有50%”的這一數據,觸動了各出租車公司負責人。8月底,聯合觀察組再次上路對7條樣板斑馬線進行檢查,事后統計,出租車禮讓率達到了85.7%。
去年6月14日,市文明辦、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市公共交通客運管理局、市公交總公司等部門又聯合發出《“文明行為我踐行·斑馬線前我讓行”倡議書》,讓寧波的“文明禮讓斑馬線”行動再次升級。
如今,“斑馬線前自覺停車禮讓”已成了駕駛人的自覺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