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六區新增快速路里程14公里以上;新改建其他等級城市道路110公里以上;加快推進市域綠道連網工程和“三江六岸”休閑帶工程,新建綠道不少于140公里……今年,我市繼續推進快速路、主干路、支路等路網體系建設,城市交通的“毛細血管”正在被進一步打通。
今年,我市加快“環+放射狀”快速路網建設,繼續推進機場快速路南延和環城南路西延工程,開工建設鄞州大道-福慶路(東錢湖段)工程。計劃全年建成快速路14.4公里以上,續建15.9公里以上,開工快速路6.4公里以上。
推動外圍跨江橋梁建設,緩解過江壓力。建成通車三官堂大橋,推進中興大橋及連接線工程、西洪大橋及接線工程,開展新典橋、四明橋等跨江橋梁項目前期工作,緩解兩岸過江交通壓力,減少外圍過江交通對核心區的干擾。
航拍西洪大橋及接線工程 記者 楊輝/攝
抓好主干道路整治先導工程,努力解決“橋頭跳”,完成環城北路等干道綜合整治項目。結合軌道交通建設時序,推進鄞縣大道、興寧路等2條軌道交通沿線道路復建整治工作。
完善新城區骨干路網建設。結合城西、姚江新區、東錢湖等重點地區發展,對外延伸老城區干路網,加強核心區與外圍新興區域的溝通聯系,拓展中心城區干路網框架。結合高橋城市副中心的打造,加快建設廟洪路、學院路、薛家路等道路建設,加強區域南北向聯系;姚江新城區域推動云飛路、環城北路延伸段等道路建設,加強城市核心區的聯系;東錢湖片區推動巢湖路、環湖路的建設,為東錢湖會議中心區塊發展提供支撐。
加強城市支路網建設,注重城市街道品質空間設計。一方面繼續推動城市支路網建設,老城區結合棚戶區改造、未來社區建設,增加片區支路,盤活區域路網;新城區域,重點結合東部新城、灣頭、高橋等片區的開發建設,同步建設規劃支路,提高區域支路網密度,優先建設軌道站點周邊支路,市六區力爭全年開工或續建支路25公里以上,其中建成18公里以上。另一方面,注重城市街道品質空間設計,加強以人為本的路權分配,凸顯街區特色。此外,按照不同區域支路功能,優化路側停車設置、設置單行交通組織,建設不少于兩條街區的微循環線路,提高市民出行便捷度。
加快道路慢行交通系統建設,提升城市慢行品質。今年將大力推進城鄉綠道建設,新增140公里綠道(含騎行景觀帶)。為切實保障慢行空間的安全性和連續性,合理增設隔離護欄,試點行人過街專用信號,初步建成完整連續的慢行通勤廊道。結合軌道交通和主次干道綜合整治,統籌規劃和建設過街天橋、地下通道等設施,新增立體行人過街設施15處(含軌道站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