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門口新修的單行輔道讓我的通勤時間縮短了至少5分鐘。”居民陳大姐高興地說。近期,余姚市西南公寓的居民終于能夠安心地從小區南側出入口左轉進城。
記者在現場看到,居民車輛有序進出小區南側出入口。不遠處的村道交叉口,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交錯通行,互不干擾。
余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相關負責人坦言,以前,這片區域存在著“老大難”的擁堵問題。
西南公寓坐落在余姚市譚家嶺西路北側,東接余姚市區,西達余姚西樞紐,建成已有20多年。因小區出入口與道路側分帶開口錯位,小區居民若要前往城區,車輛需沿原非機動車道西行約500米后再掉頭,導致部分車主為圖方便,直接在出入口左轉逆行,與非機動車碰撞事故頻發,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由于小區建成年代較早,按照現行道路設計規范,該路段北側三個交叉口間距均不達標。加之路邊綠化帶綠植茂盛,駕駛員視線受阻,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碰撞事故時有發生,成為譚家嶺西路一個長期堵點。
因此,西南公寓出入口提升改造工程在余姚市“民選民評”堵點亂點整治中被列為重點。
“在摸排清楚道路情況和周邊住戶需求后,我們認為治堵的關鍵,是將路邊交叉口與住戶的通行需求相匹配。”改造工程監理負責人張熠說。
改造過程中,工程隊對小區側分帶開口和邵家村東側村道中央開口進行封閉,拓寬小區出入口,開辟了一條右進右出的車道,方便車輛駛進小區。
此外,在譚家嶺西路人行道北側(西南公寓小區口至邵家村西側村道),新建了一條寬4米的單向輔道,并使其接入西側新建村道的交叉口,滿足小區車輛左轉往城區方向通行需求。同側非機動車道兩端設置護欄,禁止機動車駛入,小區口至海創公司門口的非機動車道設置機非隔離護欄,有效控制車輛在非機動車道違停,保證小區右轉車輛往西行駛通暢。
“我們還優化了路邊綠化帶和交叉口照明燈與信號燈的設置,進一步保證交叉口通行秩序和安全。”余姚市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整治,附近群眾的行車舒適性和路域環境得到較大改善,也提升了蘭江街道的整體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