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態是具有原創性的思想
新常態是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中具有原創性的思想。新常態體現了發展長過程與發展階段性的辯證統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從歷史長過程看,我國經濟發展歷程中新狀態、新格局、新階段總是在不斷形成,經濟發展新常態是這個長過程的一個階段;這完全符合事物發展螺旋式上升的運動規律。新常態說到底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再認識的重要成果,是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深刻領會和正確把握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必須自覺地堅持運用辯證思維和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這既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根本要求,又是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和提高各級領導干部本領的重中之重。
破解能力不足問題,必須不斷提高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堅持運用辯證思維的能力
當前,我們干部隊伍的素質在不斷提高、結構明顯改善,總體上看是適應事業發展需要的,特別是大批優秀年輕干部正在成長起來。但是應該看到,“為官不為”的情況也比較嚴重,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能力不足而“不能為”;二是動力不足而“不想為”;三是擔當不足而“不敢為”。排在第一位的是能力不足“不能為”。比如,在實際工作中有些領導干部出現了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等情況。而本領不是天生的,需要通過學習和實踐來獲得。正是出于這樣的戰略考慮,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政黨,而且把學習型擺在第一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已進行了40多次,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到其中的兩次集體學習:一次是2013年12月3日第11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另一次是2015年1月23日第20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安排這兩次學習,目的是推動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有更全面、更完整的了解。我認為,習近平總書記講的這個目的是有針對性的,這就是要提高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素養,尤其是堅持運用和不斷增強辯證思維的能力。
只有堅持運用辯證思維,才能正確理解和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是一個有機整體,是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的辯證關系。因此,我們在改革發展的實踐中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新發展理念還是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五大發展理念需要統一貫徹,不等于說它們就沒有重點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們把創新擺在第一位,是因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的動力問題。
新常態是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中具有原創性的思想。新常態體現了發展長過程與發展階段性的辯證統一。我國正處于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國基本國情。雖然新中國成立60多年尤其是改革開放近40年來我們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但是我國還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展仍然是這長過程的第一要務。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發展的階段性特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從歷史長過程看,我國經濟發展歷程中新狀態、新格局、新階段總是在不斷形成,經濟發展新常態是這個長過程的一個階段。這完全符合事物發展螺旋式上升的運動規律。新常態說到底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再認識的重要成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既要看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沒有變,也要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每個階段呈現出來的新特點。可以說,新常態思想是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豐富和發展。
只有堅持運用辯證思維,才能正確理解和貫徹治國理政的頂層設計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頂層設計,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正確理解和貫徹“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也必須堅持運用辯證思維。“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是諸個要素的辯證統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奮斗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是發展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法治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根本保證,將這四個“全面”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我們黨在“新的歷史特點”下治國理政的總方略,從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可操作的藍圖。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體現了唯物辯證法的全面的、聯系的觀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表明了兩者在時空上的承繼性和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緊迫性。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從嚴治黨前加上“全面”兩個字,既表明了推進偉大事業和偉大工程的連續性,又彰顯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全面性。
全面深化改革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改革發展的主旋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新決策,作出了新部署。要正確貫徹這些新決策、新部署,也必須堅持運用辯證思維。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既是重大的理論創新,又是重大的戰略決策。堅持運用辯證思維要求我們:貫徹這個戰略決策不能只講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不講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而應把兩者辯證統一起來。十八屆三中全會還作出了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新部署,對此,我們在貫徹過程中不能只講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而不講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作出的重要決策,只有堅持運用辯證思維,才能在認識上準確領會在實踐中正確貫徹這個重要決策。我們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強調供給又關注需求,既突出發展生產力又注重完善生產關系,既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既著眼當前又立足長遠。供給和需求是市場經濟內在關系的兩個基本方面,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二者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相互依存、互為條件。沒有需求,供給就無從實現,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給;沒有供給,需求就無法滿足,新的供給可以創造新的需求。當然,我們制定經濟政策是以供給側為重點還是以需求側為重點,要依據我國宏觀經濟形勢作出判斷。放棄需求側談供給側或放棄供給側談需求側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關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協調推進。
綜上可見,既然堅持運用辯證思維這么重要,那么增強領導干部的辯證思維能力就顯得特別重要。因為各級領導干部是貫徹執行黨中央治國理政決策和部署的骨干,而增強辯證思維能力則是提高領導干部自身本領的根本。辯證思維是科學的思想利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領導干部要切實提高辯證思維能力,他指出:“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
(作者為中央黨校教授)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