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貴新
走城鄉環境好新路子,實質是強調發展環境優先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城市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由之路,傳統城市化通常僅指農村人口向城市聚集發展,新型城市化強調人口聚集與社會結構轉型發展,城鄉環境好則強調發展環境優先的新型城市化發展。努力成為城鄉環境好的示范區,是寧波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理論指導下,基于寧波建設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的實踐和階段性要求,有針對性、前瞻性地提出的。具體而言,主要有三大推力:一是踐行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踐行這個宗旨,就是要傾聽民聲、為民著想、解決民生訴求。近年來,隨著寧波經濟社會發展,酸雨天、陰霾天、海域赤潮等時有發生,群眾反映強烈。城鄉設施和服務與先進城市相比還有差距,群眾對優化城鄉環境呼聲很高。走城鄉環境好路子,是回應民聲、踐行黨的宗旨的需要。二是城市趕超。一座城市的競爭力,關乎整個城市形象和國內外地位,關乎全體居民自信心、自豪感和切身利益。近十年來,寧波在兄弟城市的競爭中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前有標兵、后有追兵”,不進則退。而城市競爭發展,關鍵在人才,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首要因素是城市環境。走城鄉環境好之路,是寧波謀劃“趕超先進城市戰略、贏得人才競爭優勢”的需要。三是防治“城市病”。人口高度集聚、交通經常擁堵、生態環境惡化等交集并發的“城市病”,已從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蔓延,而且呈現出“病情”越來越嚴重、蔓延速度越來越快之勢,寧波也不能獨善其身。探究“城市病”的根源,在于城市的“大園餅”式集中布局,根治病源的關鍵在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做“分散承載產業和人口”的文章。寧波走城鄉環境好之路,是未雨綢繆防范“城市病”的需要。
努力成為城鄉環境好的示范區,未來要打造以下三張城市名片:一是濱海城市。以“一核兩翼”為基礎,把象山港灣、三門灣、杭州灣建設成為連綿不斷的濱海城市帶,迎接“三海灣”的濱海城市時代。二是田園城市。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基礎,推動城鄉的雙向一體化,建成“城在田中、園在城中、城鄉交融”的現代化都市。三是藍天白云城市。以整治工業排放和汽車尾氣排放為重點,改善生態環境,建成“湛藍清澈、白云朵朵、海天相連”的美麗城市。具體來說,要強化四個抓手:一是抓城鄉空間布局優化,建設“一核兩翼多節點”的網絡化都市;二是抓中心城市提升,通過強化硬設施、細化管理,提升城市功能;三是抓美麗鄉村建設,建設幸福美麗新家園;四是抓生態環境改善,整治污染、節能減排、創建森林鎮村等。展望未來五年,我市將堅持新型城市化主導,促進城鄉一體發展,強化環境保護和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
新型城市化是構筑現代都市的必由之路,必須堅持以新型城市化為主導統籌城鄉發展,完善城鄉規劃建設、公共服務、要素配置一體化機制,不斷優化城鄉形態、城鄉環境和城鄉管理。寧波將優化都市空間布局,完善城市規劃體系,統籌推進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衛星城市建設,創新城市開發建設體制,推動空間集約和區域協調發展。提升中心城市品質,抓好城市整體形象策劃,加強城市空間整理。建設幸福美麗新家園,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我市還將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推動經濟持續發展、污染持續減少、生態持續改善。大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嚴格執行主體功能區規劃,加強對重要水源涵養區、生態敏感區、生態濕地和生態隔離帶的保護修復。落實最嚴格的污染排放標準、最嚴格的環保準入門檻、最嚴格的生態考核問責制度。堅持鐵腕治污,努力遏制空氣質量下降趨勢,讓老百姓看到更多藍天白云、青山綠水。
同時,我市將堅定不移地推進節能減排工作,提高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抓好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市建設,建立覆蓋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全面推行清潔生產,推動形成低碳綠色的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生活習慣,努力建設低碳城市。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