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利權
一、國外三大灣區經濟發展經驗
縱觀全球,知名海灣數不勝數,真正有代表性的灣區經濟有三個,即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和東京灣區�?v觀三大灣區的發展歷程,共同特征是具有開放經濟結構、高效資源配置能力、強大集聚外溢功能和發達的國際交往網絡,均是國際性的金融中心、創新中心與航運中心,其成功經驗主要包括:
區位條件優越、港口布局良好。均位于主要出�?冢瑩碛歇M長的海岸線與廣闊的經濟腹地,并形成樞紐港與支線港遙相呼應的港口城市群,其中尤以東京灣最為典型:橫濱、東京、千葉、川崎、木更津與橫須賀等六大港口首尾相連,形成了馬蹄形港口群。
第三產業突出、金融支撐顯著。第三產業比重均超過80%,其中紐約灣區更是接近90%。紐約灣區與東京灣區,是全球影響力名列前茅的3家證券交易所所在地,舊金山灣區吸引全美風險投資的半壁江山。
區域創新體系完善。研究型大學、公立實驗室、企業研究機構等不同創新主體各司其職、優勢互補,共同構建完善的區域創新體系。以舊金山灣區為例,不僅擁有5所研究型大學、25所得到聯邦政府資助的國際級/州級實驗室,還囊括蘋果、思科、英特爾等企業的全球研發中心。
交通便利、宜居宜業的區域環境。三面環水、氣候宜人,由機場、港口、高速公路、城際鐵路、軌道交通等構成的便捷交通網絡,吸引和推動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的快速流動與高效配置。
因勢利導的產業分工體系。三大灣區均覆蓋多個行政區,港口之間、城市之間、灣區-腹地之間,均立足各自區位優勢與產業特色,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分工體系,進而實現顯著的外部規模經濟。
世界三大灣區經濟既有共同的特征與發展經驗,又呈現出明顯的個性差異。紐約灣區比較突出金融功能,舊金山灣區的科技創新功能十分突出,而東京灣區則以綜合功能見長。
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態勢
從2015年3月《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首次提出,到2017年7月1日《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的成功簽訂,“粵港澳大灣區”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
粵港澳大灣區位于我國珠江口,由香港、澳門及廣東境內的深圳、廣州、珠海等九個城市組成,陸地面積約為2.016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為1.4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4668萬,2015年GDP總量達到9.03萬億,占當年全國經濟總量的12.5%。粵港澳大灣區具備了比肩世界三大灣區的基礎和條件,是目前最有可能趕超東京、紐約灣區的國內灣區。
開放格局方面,擁有香港、澳門2個自由港,深圳、珠海2個經濟特區,南沙、橫琴和前海3個自由貿易區,形成了自由港、自貿區、經濟特區等多重經濟體的疊加優勢。
航運優勢方面,擁有香港港、深圳港、廣州港等世界級集裝箱港口,2015年深港廣三大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達到了6171萬標箱,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航運中心。
產業實力方面,第三產業占比超過60%,金融業較為發達:吸引了70多家世界排名前100位的銀行;若將港交所、深交所合并計算,2016年IPO總額1754億港元,僅次于紐交所的1788億港元,總市值3.47萬億美元也僅次于紐交所與納斯達克;高科技產業已經成為支柱產業,正逐步成為僅次于美國硅谷的高科技產業引領區。
除此之外,粵港澳大灣區還具有以自身為核心,以廈門灣區為東翼,北部灣區為西翼,形成“一核引領、雙翼齊飛”的發展態勢,并帶動江西、湖南、貴州、云南、四川等區域發展,共同構筑我國“一帶一路”建設核心樞紐的優勢。
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借此追求粵港澳地區的進一步整合和國家的統一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其最大的挑戰是分屬三個經濟區,行政分割較為嚴重,香港和澳門為獨立關稅區,并擁有獨立的司法體系。
三、杭州灣經濟區建設的優勢與挑戰
推進杭州灣經濟區建設,對浙江而言意義重大:將使浙江省由分散的點狀開放走向整體的平臺開放,實現功能疊加、整合提升、融合發展;將擺脫行政區劃的羈絆,推動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跨地區經濟合作,增強區域整體競爭力;將有助于浙江省在長三角一體化擁有更大話語權,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爭取更多主動權。
杭州灣經濟區擁有較為明顯的未來發展優勢。
“1+2+3”的城市梯度較為完整:龍頭城市上海為引領,又有杭州、寧波2座中心城市為支撐,嘉興、紹興、舟山3座支點城市為紐帶,共同構建杭州灣經濟區的城市梯度結構。
“2+2+2”的開放優勢較為明顯:2座港口(上海與寧波舟山港,2017年1季度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分列全球首位與第三);2個自貿區(上海與舟山);2個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與舟山群島)。
規�?捎^實力強勁:總面積4.614萬平方公里,2016年末常住人口5183萬,地區生產總值5.68萬億,均與粵港澳大灣區大致相當相近。
區位優勢較為突出:處于沿海開放帶、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與“一帶一路”等多重國家戰略的交匯點。
與此同時,杭州灣經濟區的建設不僅在創新聯動、交通網絡、產業結構等方面面臨不少挑戰,而且在總體定位和空間結構關系上也面臨重大挑戰。
一是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具備趕超紐約灣區和東京灣區的實力,下一步趕超的目標已經定位在舊金山灣區,比照世界三大灣區,杭州灣經濟區的總體定位是什么?是接近并趕超東京灣區還是其它,還不清晰。
二是杭州灣經濟區目前還只是浙江省的新一輪開放合作和整合提升的核心區,但是上海龍頭城市的積極參與至關重要,而這本身又有賴于把杭州灣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如何加以破解?
三是面對杭州灣經濟區建設的新機遇,杭州與寧波作為兩個中心城市,是否要進行重新定位,既發揮好各自優勢,實現差異化發展,同時進一步增強兩者之間的合力?
四是對寧波而言,沿杭州灣區域(慈溪、余姚、杭州灣新區)處于杭州灣經濟區的幾何中心,將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和演化動力,其與現有中心城區將會是怎樣的城市結構?是作為副中心城區還是也成為中心城區?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