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關系學院教授儲殷等在《北京日報》刊文指出:在2010年中國社會迎來老齡化拐點之后,中國社會的確在很多方面與曾經快速增長的日本社會一樣,面臨老齡化的嚴峻挑戰。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老齡化帶來的消費總需求下行。
但中國社會與日本社會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日本社會是在城市化晚期迎來的老齡化。反觀中國社會,情況大為不同。一方面,中國城市化尚處于中前期。這意味著中國仍存在著巨大的硬需求。無論是大城市里的社區改造、加裝老人電梯,還是偏遠農村從交通到網絡的五通工程,人口結構不再年輕,但廣闊天地仍然大有作為。另一方面,中國社會的消費雖然面臨老齡化的減法,但也有很多做加法的空間。中國的電子商務、新零售的快速發展,讓中國社會由于區域差距、城鄉差距被壓抑的需求快速被釋放出來。市場下沉有農村淘寶,消費升級有盒馬鮮生。基于量的消費模式,有農村市場上量的增長;基于質的消費模式,則有越來越多地進入準一線的城市作為重要支撐。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