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喜平:強化中國文化的經濟力量
http://m.humouria.com 中國寧波網2024-11-01 09:27:04稿源:光明日報
韓喜平
在現代經濟發展理論中,文化逐步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是“作用于經濟過程的道德旨趣、態度偏好等人文向度的價值符號”,經由經濟主體觀念意識的現實表達滲透在其他生產要素與經濟行為之中。
要充分把握文化的經濟功能,汲取中國文化經濟建設與人文經濟學發展的實踐成就,根植中國經驗建構人文經濟學學科體系。
當前我國部分地區不僅擁有繁榮的地域文化,而且在經濟發展上走在前列,實現了以文化賦能經濟、以經濟發展文化的良性循環,為建構中國人文經濟學提供了豐富的理論經驗與實踐參考
。中華民族始終重視以文教化的現實意義,具有相對突出的倫理型發展導向,歷來強調經濟發展的價值屬性,認為經濟就是經世濟民與經邦濟世的實踐活動。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更要深入認識文化的隱性作用,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在更好維護市場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上發揮文化的觀念約束與行為導向功能
(作者為教育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吉林大學黨委副書記)
編輯:
李磊明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