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玉貴:進博會持續釋放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溢出效應
章玉貴
77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法國、馬來西亞、尼加拉瓜、沙特阿拉伯、坦桑尼亞、烏茲別克斯坦將擔任主賓國;400多項代表性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將展出,39個政府交易團和4個行業交易團、共計780個分團到會采購,為歷屆最多;186家企業和機構成為七屆進博會的“全勤生”,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496家展商參加,國別(地區)數和企業數均超上屆,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達297家,創歷史新高……這些數據向世人表明,中國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今世界中,致力于通過不斷豐富高水平對外開放內涵,攜手更廣泛參與主體推動全球共同發展。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高水平對外開放是中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攜手全球邁向繁榮共生的關鍵之舉。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就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作出系統部署,提出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以開放促改革,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在新的歷史時期,高水平對外開放,不僅有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的需求拉動型對外開放,還有中國基于自身技術進步和發展能力提高而推出的越來越具有規則引領性和首創性的自主開放與單邊開放。
進博會作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既能發揮超大平臺所具有的要素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更是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并不斷對外釋放中國發展紅利的“鏈接器”。中國企業通過參加進博會,直接或間接提升了對全球產業和技術變遷的態勢感知能力。而國外優質商品、先進技術和專業化服務也通過進博會加快進入中國市場,在助力中國消費升級的同時,為有意深耕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節約了不少交易成本。這是進博會不斷展現活力并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今世界里能夠持續釋放溢出效應的關鍵所在。
從更長的發展周期來看,隨著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的穩步推進,隨著進博會的平臺功能不斷升級完善以及溢出與帶動效應的持續提升,進博會作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的三重角色將不斷得到強化。
(作者系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金融貿易學院教授、國際金融論壇學術委員)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