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平:楊賢江革命生涯對新時代理論宣講的啟示
陳國平
在歲月的長河里,總有些名字猶如璀璨星辰照亮我們前行的路,馬克思主義教育理論家楊賢江就是其中的一位。回望楊賢江的革命生涯,其求知若渴、矢志創新、堅定信念、不畏艱險的高貴品格,以“全人生指導”教育引導關愛青年、將教育思想與革命實踐緊密結合的方式方法,對新時代理論宣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一線、深入群眾、深入人心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宣傳思想工作創新,重點要抓好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理論宣講作為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不斷創新傳播、宣講方式,打通“最后一公里”。
融入青春味,讓“高冷”的理論潮起來
馬克思曾經說過:“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楊賢江的一生,始終是與青年在一起的。楊賢江把青年學生看作是自己的朋友,青年學生愛戴他視為良師。他在上海大學、上大附中、景賢女中和春暉中學任教期間,注重引導學生端正思想。之后又以《學生雜志》為陣地,經常撰寫社評解答問題,從處世交友、婚姻戀愛等個人瑣事到國家命運、民族前途等大事,無不予以熱情的指導與關心。走進青年關愛青年,打造既有意義又有意思、既有思想又有活力的“潮”黨課,也是新時代理論宣講的應有之義。
楊賢江特別關注青年教育,認為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新時代的理論宣講必須重視青年群體,理論宣講工作只有融入更多的青春味,讓“高冷”的理論潮起來,把宣講說到青年心里去,才能收獲好的效果。到青年中進行理論宣講,必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在邏輯,帶著心下去、帶著感情講。只有把理論宣講更好地融入青年的日常生活話語,轉化為青年的思想觀念和價值理念,才能真正內化為青年自覺的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楊賢江提倡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反對機械灌輸。新時代的理論宣講也應注重啟發聽眾的思考,鼓勵青年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反思和應用,而不是被動接受。楊賢江的教育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他不斷根據社會變化調整教育內容和方式。新時代的理論宣講更應與時俱進,利用新媒體、AI等新技術創新宣講形式,增強宣講的吸引力和傳播力,讓青年對黨的科學理論入腦入心,愿意聽、聽得見、聽得懂。
傳承文化味,讓“嚴肅”的宣講活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歷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發展至今的文明。”楊賢江的成長歷程及革命生涯,正是得益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不斷滋養。他的父母從小便送他進學堂讀書,從村塾到溪山初等小學,再到縣立誠意高等小學,沒有孜孜不倦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勤奮學習,是不可能小學一畢業后就當上小學教師的。之后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校長經亨頤和老師李叔同推薦他到南京高等師范學校任教,也是因為他是畢業生中的佼佼者。楊賢江的一生在為改造社會、振興中華、促進人類幸福而努力奮斗,他的革命生涯始終踐行著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新時代的理論宣講理應注重價值觀的引領,幫助聽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對國家、社會和民族的認同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現在就是要理直氣壯、很自豪地去做這件事,去挖掘、去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時代理論宣講,要注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味,將理論講深講透,讓“嚴肅”的理論宣講鮮活起來。“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可見文化積淀對于宣講者的重要作用。宣講員要積極主動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黨的創新理論的根脈,要在語言使用上精心打磨,靠近年輕人的網絡話語體系,在案例選擇上精益求精,用幽默但不失深度的語言和時髦貼切的案例進行通俗化、形象化、生動化的解讀。讓嚴肅莊重的理論宣講更接地氣,生動活潑,讓“內行不覺淺,外行不覺深”。
充滿鄉土味,讓“單調”的場面立起來
理論宣講帶有煙火氣,充滿人情味,才能真正打動人心。如果只是坐而論道,往往難以融入,難以溝通,難以觸及社會與群眾的關切。楊賢江不僅是一位理論家,更是一位實踐者,他始終關注普通民眾的需求,將教育與革命實踐緊密結合。他曾經指出:一個健全國民不會用本國語言發表思想,不能懂得本國國情及世界大勢,這是不應該的。新時代的理論宣講也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避免空洞的說教,要用豐富的案例和真實的故事讓理論宣講變得鮮活立體,融入貼近群眾生活的具體內容,使理論宣講落地生根。
楊賢江教育思想強調“教育為大眾服務”,新時代的理論宣講也應扎根群眾,了解群眾的需求和困惑,用好用活素材,增強宣講的親和力和感染力,讓那些略顯單調的宣講場景生動起來,顯得更有立體感。要消除話語差異,消弭話語鴻溝,用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的方式使黨的創新理論深入內心。還要用家喻戶曉、口口相傳的故事,把文件語言轉化為方言土語, 用鄉音講出土味,讓工礦企業、田間地頭、街巷亭院成為分眾化傳播矩陣,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落地有聲、“聲”入人心。
聲音穿越時空、思想直抵人心,這是新時代理論宣講的魅力所在。楊賢江的革命生涯為新時代理論宣講提供了寶貴經驗,激勵著我們用有溫度的話語傳遞思想、用充滿情懷的表達啟迪智慧,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傳播與實踐。
(作者單位: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慈溪市理論宣講學院)

法治精神生存條件 不能缺少主張 |
去年,省委省政府經過10多年積極部署推進的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工作塵埃落定。寧波舟山港實現了實質性一...
詳細
|
習近平總書記2·19和4·19兩次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科學回答了事關新聞輿論事業...
詳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