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綜合治理車輛超限超載現場會在北侖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通過狠抓源頭、部門聯合、科技助力等,北侖探索出一種高效的超限超載運輸治理模式,治超成效全省領先。
每年行駛在北侖道路上的各類大型貨車和工程車超過1000萬輛,違法超限超載問題一度十分突出。“去年3月,我們啟動了非法超載超限車輛專項治理行動,全區19個部門明確分工,責任到位,從重點企業入手,抓好車、路、貨三個源頭。”北侖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年多來,各部門共檢查貨物源頭企業3621家次,與全區83家重點貨源和運輸企業、210個工程工地簽署了治超責任狀。
為保護好招寶山大橋、明州大橋和江南公路,北侖組建了招寶山大橋和江南公路兩個治超點,實現了對這三個重點部位的24小時監管。該區還嚴格要求在建政府工程采取有效措施,杜絕超限車輛上路,協調追加政府投資,以彌補施工企業由于運價上漲產生的損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不僅如此,該區還將電子交警模式引入治超工作,在金雞路和江南公路投入兩套高速預檢系統。該系統可對經過所在路面的車輛實時稱重,對超限車輛通過電子屏警示的同時,把數據傳送給路政監控中心并發出警報,現場執法人員立即出擊攔截,大大提高了路面超載超限監控效率。
統計顯示,通過治理超限超載專項行動,北侖車輛超限率大大下降,由原來的超過90%降至如今的40%左右,相關大型車輛交通事故大幅度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