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停個車要繞著小區好幾圈,現在下班早,就可以把車停在家旁了。”日前,家住澄浪社區三水麗景小區的龔師傅發現家門口多了一排新的停車位,非常驚喜。
“龔師傅口中所說的新停車場,以前是塊廢棄地。”社區黨委書記丁玲玲說,因為緊挨著鐵路,圍墻內的空地變成了無人看管的三角地帶,居民廢棄的破舊沙發、椅子等往里面扔。“最怕夏天有個火源,引發火災。”
一邊是空地閑置,一邊是社區停車位短缺。澄浪社區是個老小區,缺乏配套的地下停車設施,而車輛數卻逐年增長,“社區有2500戶家庭,有2000多輛汽車,每天晚上路邊、公交車停車帶等地方停滿了私家車。”丁玲玲說。
能否把兩件事一起解決?社區請來了“企業愛幫團”。“我們轄區有28家共建單位達成了共建意識,一起為社區出謀劃策。”丁玲玲說,由于將廢棄地改造成停車場,需要1萬多元的經費,這對社區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正在澄浪社區施工的宏潤集團了解情況后,主動請纓,承擔起改造廢棄地的任務。移調電桿,修好水管,鋪平路面……經過三天兩夜的趕工,180平方米的停車場展現在居民眼前。
“企業資源和社區資源形成互補互融,企業可以針對居民的不同需求,開展不同的服務,實現在居民家門口做公益,而居民也能得到實惠。”丁玲玲說。前段時間,鄞奉路36號有一幢樓的100多戶居民因為水管總管破裂,每家每戶每個月要多付一部分水費,讓不少居民很有意見,又因為沒有物業,問題無法立即解決。轄區公運集團和社區一起,請來了81890管道師傅檢測,找到原因后,集團還承擔起維修費用,解決了居民漏水的難題。據悉,這樣的互動在澄浪社區有20余次,“企業愛幫團”在社區很受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