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寧波市正式啟動五年城市交通治堵工作的第三年,各項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工作得到有效實施,公交分擔率明顯回升:中心城區公共交通日出行總量從2012年的125萬人次,上升至今年9月底的160余萬人次(含軌道交通、公共自行車),預計到今年年底公交分擔率有望達到30%,比三年前提高近10個百分點。
積極創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
公共交通是否方便快捷,是交通治堵工作的關鍵。在啟動城市交通治堵工作第一年,寧波市便積極著手“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創建申報,并在2013年11月取得突破,正式納入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第二批創建城市名單。2014年9月,寧波市創建公交都市實施方案通過了交通運輸部批準同意,2015年32項考核指標均達到預期年度目標。今年以來,寧波市更是新購公交車534輛,新辟公交線路20條,優化調整85條,新增線路網長度25.8公里,萬人公交車輛保有量突破17標臺(含軌道車廂),市區場站面積達到69.5萬平方米。
同時,該市今年相繼建成投用聯豐路-柳汀街等公交專用道13.1公里。3年內,該市主城區公交專用道規模成倍增長,從原先的10余公里,逐年增長至今年底將突破100公里,規劃中的“八橫八縱”公交專用道路網已具雛形。不僅如此,為促進公交專用道規劃、建設及管理工作規范化、常態化,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寧波市中心城區公交專用道管理辦法》也于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
“軌道+”引領新的出行方式
公交優先發展策略的確立,需要為市民選擇慢行創造更好條件,創建公共自行車系統就是重要舉措之一。目前,寧波新增公共自行車第三期項目也已經啟動,將建成220余個網點,新增5200個樁位,投放近4000輛公共自行車。3年來,該市公共自行車網點、車輛從零增至1200多個網點、3萬余輛。
這3年,該市公交交通最大的變化就是軌道交通的從無到有。今年9月26日,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試運行,寧波軌道交通形成了“十”字型交通格局。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治堵工作同步考慮了軌道沿線的接駁,使“軌道+公交+公共自行車+步行”成為寧波市民出行的又一種重要出行方式。
積極發揮科技治堵作用
今年4月1日寧波城區交通擁堵指數系統正式發布。現在,很多市民在早上出門前也習慣了先看看每條道路的擁堵指數,然后再決定選擇哪條道路開車上班。今年,該市還將初步建立智能停車誘導系統。目前,已完成智能停車誘導管理平臺搭建,正在接入各停車場的相關信息,一期工作將于今年年底前完成。今后,市民在到達目的地前,就能知道周邊哪個停車場還有空車位,再也不用在道路上開來開去尋找停車位了。
此外,該市聯合相關企業發布的寧波通APP,經過兩年來的不斷完善,目前已經融合了交通、交警、城管、住建、軌道等多個部門,幾十個業務系統的交通信息,涵蓋城市的交通設施、交通工具及交通事件,為出行者提供全面、實時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