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全球將迎來第25個“世界知識產權日”。這一重要的全球性紀念日,旨在提升全社會對知識產權的重視,促進創新與創業精神的傳播和發展。作為國家重要金融基礎設施,中國銀聯多年來持續探索知識產權保護與金融科技創新深度融合,取得一系列創新成果。
在自有專利方面,自2003年申請第一項銀行卡轉接清算系統相關專利以來,中國銀聯始終瞄準前沿創新技術,持續開展研究攻關,并逐步在金融安全、移動支付、人工智能、隱私計算、量子安全等關鍵領域構建起覆蓋全鏈條的專利保護網絡。截至2024年底,銀聯累計申請國內專利2700余項,授權超1300項;提交PCT國際專利申請約700項,海外專利申請近1200項,授權超600項,覆蓋美、歐、日、韓及“一帶一路”沿線等重點市場。
2024年,中國銀聯全面啟動“平臺化、數智化、全球化”三年新戰略,通過持續優化知識產權保護策略,全面提升專利創造、保護、轉化運用、國際布局等管理能力。
知識產權精細化管理為金融科技創新提供強力支撐。近年來國內專利申請重點涵蓋人工智能、隱私計算、云計算、區塊鏈等前沿金融科技領域;根據《2024年國內企業發明專利授權率百強榜》統計,銀聯專利授權率名列前茅,彰顯了作為中國支付產業領先企業的金融科技研發創新能力。
知識產權成果高水平運用推動專利價值深度釋放。歷經十余年的自主研發,中國銀聯構建了一套兼容并蓄、高效靈活的技術架構,并實現了對核心技術架構的源碼級深度掌控。銀聯還成功打造了相對完整的UP系列基礎軟件技術棧,涵蓋云平臺、中間件等關鍵領域,在銀聯生產及行業伙伴中深度使用,并為生態伙伴提供金融級的銀聯云服務,賦能產業合作伙伴數字化轉型,共筑金融科技共享生態。2024年,銀聯響應國務院《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要求,積極開展推動專利轉化運用和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工作,完成核心轉接清算系統、云閃付APP、銀聯云等產品的備案工作,共涉及二百余項核心專利,其中核心轉接清算系統、云閃付APP獲得國家專利密集型產品認定,以產業化運用推動核心專利向實際生產力有效轉化。
知識產權加速中國金融支付產業全球化布局。銀聯堅持大力推動全球化布局,為國人“走出去”、外籍人士“走進來”的雙向交流提供技術支持和支付保障。“網絡互聯互通”作為銀聯近年推出的創新業務發展方案,不僅為跨境支付需求提供極大便利,更推動我國金融基礎設施和技術標準“走出去”,以“銀聯方案”為主流機構全面開放銀聯卡受理、大規模發卡打下基礎。目前,銀聯卡受理網絡已覆蓋182個境外國家和地區超7000萬商戶支持銀聯支付產品。2024年,公司不斷加強國際專利布局,重點布局東南亞、中東等“一帶一路”互聯互通業務合作區域,進一步推動推動中國技術標準與全球支付的生態深度融合。
知識產權保護與金融科技開放創新是銀聯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更是中國金融支付產業走向世界的通行證。2025年,中國銀聯繼續推動實施“平臺化、數智化、全球化”戰略,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銀聯將以更開放的姿態、更領先的技術,更全面的知識產權保護,助力新興技術在支付產業的落地應用,以金融科技知識產權和開放創新發展為全球金融支付生態和企業未來發展賦能。
編輯: 仇九鼎糾錯:[email protected]

中國寧波網手機版

微信公眾號